糖尿病患者究竟該如何運動?適量運動有利于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水平,糖尿病做運動有講究,若是不正確運動反而會加重病情。糖尿病做什么運動好?下面為您總結了糖尿病患者運動的幾大要點。 運動前注意事項與準備工作 1.運動前的準備工作 (1)在醫院做一次全面的檢查,了解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; (2)同醫生討論選擇最適合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; (3)準備合腳的運動鞋和棉襪,注意通透性; (4)選擇合適的運動場所,尋找合適的運動伙伴,隨身攜帶糖尿病救助卡。 運動方案 根據患者病癥、嚴重程度、并發癥、家庭狀況、運動習慣制定。 1. 運動前的準備活動:5~10 分鐘,如步行、太極拳、保健操,逐步增加運動強度,以使心血管適應,提高關節、肌肉的活動效應。 2. 運動鍛煉:通常為低、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,包括步行、慢跑、游泳、跳繩等。 3. 運動后的放松活動:5~10 分鐘的慢走、自我按摩等,可促進血液回流,防止突然停止運動造成的肢體瘀血,回心血量下降,引起昏厥、心律失常等。 運動類型與強度 1. 類型: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 有氧運動: 特點:強度低、有節奏、持續時間較長;大肌肉群的運動;消耗葡萄糖,動員脂肪,增強心肺功能。 常見的運動形式:行走、慢跑、游泳、爬樓梯、騎自行車、打球、跳舞、打太極拳等,可根據自身特點和愛好進行選擇合適的方式。 無氧運動 特點:運動時氧氣的攝取量非常低;由于速度過快及爆發力過猛,人體內的糖分來不及經過氧氣分解,而不得不依靠「無氧供能」;在體內產生過多的乳酸,導致肌肉疲勞不能持久,運動后感到肌肉酸痛,呼吸急促。 常見的運動形式有:舉重或一百米賽跑、跳高、跳遠,此種運動對糖尿病的代謝異常無明顯益處。 運動強度推薦: (1)輕度 30 分鐘:園藝、拖地板、擦窗、釣魚、高爾夫球、快步行走。 (2)中度 20 分鐘:慢跑、跳舞、排球、羽毛球、騎車。 (3)重度 10 分鐘:騎車上坡、搬重物、較快跑步、游泳、足球、籃球。 糖尿病的運動禁忌 1.切忌晨練 清晨大多數人都是空腹鍛煉,這樣極易誘發低血糖,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。糖尿病患者應把清晨至上午9:00這一時間段,作為運動的“警戒時段”,在此時間內不能急躁、緊張、生氣等,也不宜參加較大運動量的活動。 因此,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,最好避免在清晨鍛煉,而應將鍛煉的時間改為下午或傍晚。 2.忌高強度運動 高強度的運動適合較為年輕的初發患者,它要求運動者有較好的體能和肌肉、關節條件,在運動前做好熱身活動,避免運動損傷,在運動后還應該注意肌肉放松。運動中還要注意補充熱量和水分,避免低血糖的發生。 過度運動造成的低血糖反應,可以發生在運動后的2-12小時內,甚至24小時內。運動強度越大,持續時間越長,發生低血糖的時間范圍就越大,如果總是持續發生低血糖反應,平均血糖值上下波動,對降低血糖反而沒有好處。 總而言之,運動是非常重要的。有的時候,運動的堅持,比飲食治療,難度還要大,用通俗的語言叫邁開腿很難。但是要強調,運動最重要的是選擇安全的、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。
文章分類:
醫療百科
|